来源:FUN88登录 发布时间:2025-05-08 01:25:12
电影院票房收入的分配比例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和影院。
税收和专项资金:首先,票房收入需缴纳3.3%的增值税和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这两项合计占总票房的8.3%。剩余的91.7%称为可分账票房。
院线和影院:在可分账票房中,影院通常获得50%-60%的比例,而院线%左右的比例。
制片方:制片方(或称投资方)通常获得可分账票房的40%-43%。这一比例是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性意见制定的,旨在保障制片方的基本收益。
发行方:发行方负责影片的宣传和发行工作,因此会从可分账票房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发行代理费。这一比例一般在5%-15%之间,具体取决于发行方的工作量和市场情况。
以哪吒2总票房为128亿元的电影为例,假设分配比例为:制片方35%,发行方6%,院线%。那么,各方的票房收入分别为: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影片同档期竞争非常激烈,为增加排映场次,可能会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上游投资制作方:投资方作为产业链的起点,通过资产金额的投入推动电影项目的创意和制作,直接影响着电影的质量和市场定位。
而其中的制作方作为整个产业的最前端,决定了行业的影片供给数量、质量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议价权。
电影制作团队通常由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音乐创作者等人员共同创作完成。
这些参与制作的人员的薪资结算模式要么是以公司为主体签订的劳动合同,要么是以个人为主体签订的劳务合同,基本在行业内无法改变结算方式。
可能摄影团队会涉及灵活用工较多。例如一家摄影公司或知名个人接到剧组邀请,需要50人的摄影团队。领头人名下基本不可能养这么多人,要么找同行公司合作,要么招募熟悉的个人或小团体来组成团队。这些临时个人的工作时长可能就1-2个月,中途可能种种原因需要换人,基本上就是按天结算费用,这部分人的结算就能够最终靠灵活用工平台来做。
运输队的成员可能也会涉及。一部电影的取景地可能会有几个、十几个之多,而人员、服装、道具的运输就是一个难点。专场运输就会涉及当地取景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道具转运。转换取景地时就需要到当地雇佣运输服务的情况。而往往都是找当地人帮助寻找司机,且带人带车,特别是道具运输用车需要大型货车。临时招募的司机人员的结算就能够使用灵活用工来做。
拍摄现场的装卸搬运人员,很多剧组其实都是在取景地当地招募当地居民来完成这项工作。一般搭建和拆卸需要5-7天时间,这部分人工按天结算,也能够使用灵活用工来做。
后期制作剪辑工作也可能涉及。例如哪吒2,手稿设计、动画制作、配音、剪辑等工作光是分段、分片外包就有几百个团队,当然大多是以外包给公司的形式,但实际接单公司在内部人员不够时,也是有临时招募的。这部分人的结算就能够使用灵活用工来做。
发行公司则承担着电影的推广和发行工作,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有效的推广策略,确保电影在市场中的成功展示。
总发行方一般会找合作伙伴来帮助做推广和销售。线上推广、线下宣传、销售代理涉及的人员,也有很多是外包给个人或小团体的。例如简单的传单发放工作,临时招募人员的结算,就能够最终靠灵活用工来做。
院线公司在产业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电影引入各地影院进行放映。他们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必然的联系到电影的覆盖范围和放映效果。其实,院线就像一个联盟,许多电影院老板合在一起去买放映权,然后统一分发给联盟成员上映播放。
影院则是电影与观众非间接接触的最后一环,提供观影的场所和服务,承载着电影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其实很多电影院都有临时工、兼职人员,有的是通过劳务外包公司、人力外包招募,有些是影院自己招募的临时工、兼职。这部分人员的结算也能够最终靠灵活用工来做。
银幕增长实际上一直趋缓,行业正加速优胜劣汰。自2022年以来,存量影院经营压力持续加剧,全国三分之一影院全年票房不足百万,部分中小影院退出市场,行业处于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状态中。头部电影公司凭借资金、品牌和运营效率上的经营优势,抗风险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
今年凭借哪吒2带动了银幕经济,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或者大多数公司的业绩。